200*100*4方管 洛阳无缝方管 冶金工业
蓄热式连续加热炉是2世纪9年代,美、日、英等 发的新技术,它利用高温烟气先预热蓄热箱中的蓄热体,之后更换阀门让待燃烧的空气或 进入蓄热箱吸收蓄热体的热量。这样使空气或燃烧 提高5~8℃,燃烧温度可提高到13℃,能够满足钢坯加热的需要。由于高炉 价格低廉,国内某厂4座用焦炉 混烧或与重油混烧的加热炉改为蓄热式加热炉后,完全使用高炉 ,加热成本基本降到原来的四分之一,不用两年即可收回改造费用。
无锡征图钢业有限公司
热轧精密钢管用连铸圆管坯板坯或初轧板坯作原料,经步进式加热炉加热,高压水除鳞后进入粗轧机,粗轧料经切头、尾、再进入精轧机,实施计算机 控制轧制,终轧后即经过层流冷却和卷取机卷取、成为直发卷。直发卷的头、尾往往呈舌状及鱼尾状,厚度、 宽度精度较差,边部常存在浪形、折边、塔形等缺陷。其卷重较重、钢卷内径为760mm。将直发卷经切头、 切尾、切边及多道次的矫直、平整等精整线后,再切板或重卷,即成为:热轧钢板、平整热轧钢卷、纵切带等产品。热轧精整卷若经酸洗去除氧化皮并涂油后即 成热轧酸洗板卷。(1)合理选材。对精密复杂模具应选择材质好的微变形模具钢(如空淬钢),对碳化物偏析严重的模具钢应进行合理锻造并进行调质热,对较大和无法锻造模具钢可进行固溶双细化热。
CIPS的含义是近间距管对地电位测量,它由一个高灵敏的毫伏表和一个Cu/CuSO4半电池探杖以及一个尾线轮组成。测量时,在阴极保护电源输出线上串接断流器,断流器以一定的周期断或接通阴极保护电流。能指示管道沿线的CP效果,指出缺陷的严重性,并自动采集数据样。缺点是检测时需步行整个管线,检测结果不能指示涂层的剥离,还可能受到干扰电流的影响,需拖拉电缆,使用范围有一定的限制。代表仪器是加拿大CathodicTechnologyCompany生产的HexcorderCIPS。
无缝方管和普通方管工艺流程以及比较如下。至于穿孔工艺。我理解和你的理解差不多。但是应该是用短粗的毛坯穿孔后经过多次拉伸成为长管的。我见过内径0.1~0.5mm。长度达几十米和几百米的无缝方管(毛细管)。就是经过很多次一次一次减小直径同时拉长长度出来的。一、无缝方管工艺流程:1、卫生级镜面管工艺流程:管坯——检验——剥皮——检验——加热——穿孔——酸洗——修磨——润滑风干——焊头——冷拔——固溶——酸洗——酸洗钝化——检验——冷轧——去油——切头——风干——内抛光——外抛光——检验——标识——成品包装2、工业方管工艺流程管坯——检验——剥皮——检验——加热——穿孔——酸洗——修磨——润滑风干——焊头——冷拔——固溶——酸洗——酸洗钝化——检验二、方管工艺流程:卷——平整——端部剪切及焊接——活套——成形——焊接——内外焊珠去除——预校正——感应热——定径及校直——涡流检测——切断——水压检查——酸洗——终检查——包装无缝方管因其工艺不同。又分为热轧(挤压)无缝方管和冷拔(轧)无缝方管两种。
(2)模具结构设计要合理,厚薄不要太悬殊,形状要对称,对于变形较大模具要掌握变形规律,预留余量,对于大型、精密复杂模具可采用组合结构。
(3)精密复杂模具要进行预先热,消除机械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。
(4)合理选择加热温度,控制加热速度,对于精密复杂模具可采取缓慢加热、预热和其他均衡加热的方法来减少模具热变形。
(5)在保证模具硬度的前提下,尽量采用预冷、分级冷却淬火或温淬火工艺。
(6)对精密复杂模具,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,尽量采用真空加热淬火和淬火后的深冷。
(7)对一些精密复杂的模具可采用预先热、时效热、调质氮化热来控制模具的精度。
(8)在修补模具砂眼、气孔、磨损等缺陷时,选用冷焊机等热影响小的修复设备以避免修补过程中变形的产生。
另外,正确的热工艺操作(如堵孔、绑孔、机械固定、适宜的加热方法、正确选择模具的冷却方向和在冷却介质中的运动方向等)和合理的回火热工艺也是减少精密复杂模具变形的有效措施。
钢尺寸H-高度B-腿宽度D-腰厚度T-平均腿厚度R-内圆弧半径R1-腿端圆弧半径I-惯性矩W-截面系数I-惯性半径S-半截面的静力矩钢的外形,长度,重量,牌号,化学成分,力学性能,工艺性能和表面质量外形热轧钢尺寸,外形,重量及允许偏差热轧普通钢(YB(T)56-1987)弯曲度:钢每米弯曲度不大于2MM,总弯曲度不大于总长度的.2%扭转:钢不得有明显的扭转弯曲度:钢高度小于或等于4MM时,每米弯曲度不得大于1.5MM,总弯曲度不得大于总长度的.15%。
常用的理想流量特性只有直线、等百分比(对数)、快三种。抛物线流量特性介于直线和等百分比之间,一般可用等百分比特性来代替,而快特性主要用于二位调节及程序控制中,因此调节阀特性的选择实际上是直线和等百分比流量特性的选择。调节阀流量特性的选择可以通过理论计算,但所用的方法和方程都很复杂。目前多采用经验准则,具体从下几方面考虑:从调节系统的调节质量分析并选择;从工艺配管情况考虑;从负荷变化情况分析。